客戶、投資者、消費者、員工、監管機構等利害關係人對於ESG(Environment, 環境;Social, 社會;Governance, 治理)的要求越來越重視,ESG的發展與推動已經從企業自身逐步擴展到供應鏈。
就環境面的碳排放而言,根據麥肯錫公司(McKinsey)的數據,供應鏈占了超過80%的排放量,而除了碳排以外,利害關係人也對供應鏈在社會面的勞工權益,以及治理面下的管理策略提出了越來越明確的要求。
這裡衍生的問題是:利害關係人對ESG的要求為何?以及如何讓利害關係人對您的企業的供應鏈ESG管理有信心?
E-國際企業的減碳目標
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等國際企業都對外宣布碳中和或淨零目標,也先後加入RE100 (Renewable Energy 100)氣候倡議(*1) ,並要求或協助供應商配合,共同承諾2050年前實踐100%再生能源的目標,例如蘋果要求供應商使用100%再生能源與使用回收材料之比例,至2022年已有約175家的供應商承諾轉型使用100%再生能源,若在年度期程目標中,有未能達標之供應商,極有可能面臨從供應商名單中被除名的風險。
此外,Google也協助供應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Amazon則要求其供應商將產品的包裝精簡化,以減少廢棄物,而為什麼這些國際企業要做這些要求?
圖1 國際企業的減碳目標與對供應鏈的要求 資料來源:WSP繪製
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26)期間,美國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共同發起「先行者聯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要求全球各產業領導者以身作則並引領產業投入減碳作為與支持減碳技術的開發,聯盟的創始會員包含:波音(Boeing)、馬士基(Mærsk)、亞馬遜(Amazon)、富豪集團、Scania、蘋果、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Ørsted等34家企業。
隔年,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辦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時,Google母公司Alphabet、微軟、聯邦快遞(FedEx)、福特汽車(Ford)等企業也宣布加入聯盟,已累計逹86家企業。
「先行者聯盟」共同提出在2030年前,讓航運、鋼鐵、鋁、水泥等碳排放量大及較難減碳的產業,加入減碳行列,並提出2030年綠色採購承諾,且要求每一個加入的聯盟會員都至少有在一項產業的承諾。
圖2 「先行者聯盟」綠色採購目標 資料來源:WSP繪製
S-血汗工廠不可以存在
新聞上常見的超時工作、低薪、非法雇用童工、髒亂、高溫的工作與住宿環境、有害的化學品、食物中毒、性騷擾與言語暴力等屬於E“S”G的面向,而對有這些情況的公司,媒體與大眾統稱為「血汗工廠」。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企業對ESG的重視,除了透過供應鏈的上游指派稽核員至現場稽核外,對於吹哨者的保護與自媒體的蓬勃發展等,都讓這些「血汗工廠」現在無所遁形,若企業不積極改善,除了將面臨無法繼續接到訂單的困境,也可能出現員工流失、招聘困難等問題。
圖3 現場環境安全衛生稽核的主要項目圖 圖片來源:WSP繪製。
G-企業治理作為與輔導
供應商的ESG升級壓力除了來自客戶外,在推動上也需要企業主或決策層支持,透過完善的訂定供應鏈ESG推動組織(可獨立或隸屬於永續發展委員會下),整合採購體系,設定供應鏈管理流程、供應商ESG評分標準、供應商教育訓練、稽核與輔導機制等。
確保供應鏈ESG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次到位,建議企業可分為短、中、長期這三個階段來看:
1. 短期:盤點外部需求與內部量能
掌握供應商的營運風險與ESG現況表現,盤點客戶、投資人及主管機關對供應商的ESG要求。依據外部要求,盤點內部的合規程度。
2. 中期:擬定供應商管理與輔導行動
就外部要求、企業營運目標與內部不合規處,制定企業供應鏈管理計畫,將ESG績效整合至營運KPI,並就不合規處輔導供應商改善。此外,於ESG報告書中定期揭露供應商的管理與ESG表現。
3. 長期:實踐永續價值鏈
除確保供應商全數符合客戶、投資人及主管機關對供應商的ESG要求外,長期發展上以商品與服務往永續價值鏈發展,從自身與上下游的產品設計與服務提供,往終端延伸至物流/運輸、倉儲、通路等,並發展循環經濟模式。
圖4 供應鏈ESG推動短、中、長期建議圖 圖片來源:WSP繪製。
定期對外揭露供應商表現
在推動供應鏈ESG上,除了依據客戶自行訂定的標準外,也有國際準則與產業規範等可依循,規定與檢核的項目也持續依據國際趨勢更新,企業可就自身產業特性,選取需依循與可參考的標準,並定期對外揭露供應商表現。
1. Apple供應商責任標準
Apple每年定期對外發布供應鏈ESG表現報告,而其揭露的標準依據「Apple供應商責任標準」,其所建立之標準項目涵蓋勞動人權(如反歧視、反騷擾與反虐待、預防僱用非自願勞工、第三方勞僱仲介、工時管理、薪資/福利等)、健康安全(如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化學物質管理、緊急應準備與應變、傳染病防範與應變、事故管理、宿舍與餐廳、管理可燃粉塵危害、機器安全管理、環境(如廢棄物管理、水源和廢水管理、空污排放管理、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等)、原物料(如負責任物料採購等)共29項。2022年度報告的揭露方式分為7章作揭露。
2. 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引(Sustainable Procurement-Guidance)
該指引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所制定,提供企業就倫理及永續議題審核供應商,以利企業做出較好採購決策,作為企業採購相關部門管理供應鏈的參考依據。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引訂有7大核心主題。
3. 「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RBA)
前身為電子行業公民聯盟(Electronic Industry Citizenship Coalition, EICC),該聯盟為確保電子行業,或以電子產品為主要生產製造部份之行業,要求其行業內之勞動環境與工作條件,以及供應鏈安全都可合規,且企業營運符合環境保護與遵守道德操守。RBA今日已被多個企業引用,且已不限於電子產業。RBA的行為準則為5大範疇: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保護、道德規範與管理系統。
圖5 供應鏈ESG報告揭露比較圖 圖片來源:WSP繪製。
結語:以大帶小的輔導與ESG盡職調查
在推動供應鏈管理上,依據企業目前的外部要求與內部量能,以及企業的營運目標,制定短期的策略。供應鏈評分只是基本盤,ESG合規的要求除需要完整地向供應商宣導外,協助提供員工、供應商對ESG的認知及成熟度,讓內外部夥伴了解如何在自身的工作上推動ESG。供應商如在ESG評分上的缺失需有對應的教育訓練、輔導與協助改善機制,才能達到以大帶小的目的,持續進步,也提高利害關係人對企業在供應鏈ESG管理上的信心。管理的過程中也建議企業持續琢磨以下作為與工具的導入:
1. 法遵合規:
如您的企業有不同區域的營運據點或供應商,其適用之勞動及環境法規可能略有不同,需定期追蹤法規的變動,以避免不合規而商譽受損。
2. 數據管理:
如何確實評估ESG的表現,取決於數據的品質與透明度,應用良好的數據蒐集、分析與管理工具,以更確實掌握供應鏈的表現。
除了既有的供應商外,在尋找新的供應商時,除了傳統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如貪汙、賄絡與起訴紀錄、資產和債權情況等,供應商的ESG盡職調查就格外重要,以找到符合企業ESG目標的廠商,盡職調查的指標可包含下列:
E:利用企業的排放、氣候風險分析、環境管理等方面的數據,確認其對環境無產生負面影響。
S:利用性別數據(如女性勞工福利與管理職比例)、勞資爭議等紀錄,確認其友善勞動環境且無壓榨員工之情事。
G:利用其永續發展委員會或相關組織資料、法院訴訟紀錄、黑名單、政府標案拒往名單等資料,確認其公司治理無重大問題。
各大國際品牌預期會持續將ESG的壓力擴展到供應商身上,這意味著企業須積極啟動企業轉型與品牌價值升級,以因應客戶與投資者的全新「ESG選商價值觀」與「ESG投資觀」,以持續於綠色市場上生存與壯大。
註1:此倡議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發起,加入之企業須公開承諾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並且每年提報用電數據。自2015年成立迄今,全球響應RE100的企業約418家,國際大廠紛紛加入RE100後,台灣各領域的產業龍頭也爭相加入RE100,截至2023年9月,臺灣RE100成員包含台達電、友達光電(AUO)、世界先進(Vanguard)、華碩、大江生醫、金元福、歐萊德、佐研院(Jolab)、台積電、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葡萄王生醫、宏碁集團、元太科技、菁華工業、科毅、聯華電子、美律實業和部分金融機構等,共計31家。
來源:WSP in Asia
============ 延 伸 閱 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