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騁風(全球淨零策略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長 /金源康國際有限公司 資深顧問 )
Awarded Sustainable Investing Certificate, CFA Institute, 2024
前言:永續發展的全球浪潮與臺灣的積極回應
全球氣候變遷促使各國積極尋求永續發展,永續金融成為引導資金流向綠色經濟的關鍵。臺灣亦積極推動綠色金融與永續發展政策,旨在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力,並與國際接軌。金管會於2024年底推出的「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2.0」(以下簡稱「指引2.0」)是重要里程碑 。這項指引為金融機構提供明確投融資參考,協助企業綠色轉型,提升臺灣在國際ESG評比中的競爭力。指引2.0的推出,預示著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將邁向永續共榮。
臺灣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的演進:從1.0到2.0
回顧臺灣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的沿革,首個版本「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1.0」於2022年12月發布 。1.0版涵蓋3個產業、16項一般經濟活動,核心精神參考歐盟永續分類規則,採用「重大貢獻」與「不造成重大損害」兩大原則 。
為回應市場需求並與國際永續金融趨勢同步,金管會於2024年12月發布「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2.0」 。2.0版旨在擴大金融支持面向與力度,協助政府與企業推動淨零轉型,並提升指引實用性與明確性 。全球多國已發布或規劃永續分類系統,臺灣的指引2.0也是其中一環,定位為鼓勵性質。
表一 : 國際永續分類法趨勢
「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2.0」的關鍵亮點
指引2.0在1.0版的基礎上進行諸多重要修訂與創新,使其更具全面性與操作性。
環境目標的深化與社會面考量
指引2.0在既有的六項環境目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其認定標準 。這六項環境目的包括:氣候變遷減緩、氣候變遷調適、水資源及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與保護、轉型至循環經濟、污染預防與控制、以及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保護與復原 。指引對這些目的設定詳細的「技術篩選標準」(Technical Screening Criteria, TSC),包括「定量標準」及「定性標準」,衡量經濟活動是否具實質貢獻 。
此外,指引2.0持續強調對社會保障的考量,要求經濟活動符合國內法效力的聯合國人權相關公約,且未違反國內勞工相關法規 。認定永續經濟活動需同時符合三條件:對任一環境目的有實質貢獻;對六項環境目的未造成重大危害(DNSH);對社會保障未造成重大危害 。其中,「未造成重大危害」的判斷標準是基於最近一年內是否因違反相關法規,導致公司重大損害、被命令停工、停業、歇業、廢止或撤銷污染相關許可證,或單一事件罰鍰累計達新臺幣100萬元以上 。若不符但有轉型計畫,則歸類為「轉型中」 。
表二 : 參考指引第一版與第二版比較表(1 / 2)
資料來源 : 金管會
擴大適用範圍與分類精進
2.0版顯著擴大涵蓋產業與經濟活動範圍,從1.0版的3個產業、16項一般經濟活動,增至5個產業、29項一般經濟活動。此外,原稱「前瞻經濟活動」的分類,在2.0版中改稱「支持型經濟活動」,並調整為14項。這些支持型活動旨在促進達成環境永續效果的技術或產業,例如再生能源發電、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等。針對不同產業特性,指引2.0設計更具體認定標準,如製造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或能源消耗量等技術篩選標準。
強化金融機構應用指引
指引2.0新增金融業「放款」、「投資」、「資產管理」、「產物承保」之永續占比計算方式 。這將協助金融機構更明確追蹤其資金投融資於適用或符合指引之經濟活動,並有助於發展相關金融商品 。此舉旨在促使金融機構在投融資評估、決策及商品設計時,能更明確地將指引納入考量 。
表三 : 參考指引第一版與第二版比較表(2 / 2)
資料來源 : 金管會
指引2.0的宣導與推廣
為加速指引2.0的應用,金管會與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規劃於2025 年 6 月 11 日至 8 月 26 日共同舉辦18場依產業別的宣導說明會。這些宣導會旨在協助對永續行動感興趣者,了解永續政策趨勢與投資方向,並介紹認定標準、資訊揭露方法及應用 。推廣目標聚焦於三大面向:引導資金、揭露資訊、以及產業轉型 。
宣導會中,專家學者對指引2.0各項條文進行解析,特別是新納入的產業類別、技術篩選標準和社會保障條件 。宣導會也邀請企業作實務案例分享,展示如何依循指引判斷其經濟活動的永續程度,並介紹透過ESG數位平台和聯徵中心進行永續經濟活動申報的介面。
國立臺北大學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平台提供協助
為協助企業與金融機構應用指引2.0,國立臺北大學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建置了「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平台」(https://twtaxonomy.ntpu.edu.tw/) 。該平台提供指引2.0詳細文本、各產業技術篩選標準、常見問題解答、實務案例解析及相關法規連結等 。企業可查詢適用性,了解認定條件,平台也提供計算工具或輔助資料 。
指引2.0對臺灣金融業及實體經濟的影響
對金融業及實體經濟的影響
指引2.0對臺灣金融業及實體經濟將產生深遠影響。它將驅動金融機構產品創新與業務轉型,提升風險管理能力與資本配置效率,並強化其ESG評級與國際競爭力。
對於實體經濟,指引最直接影響是引導資金流向永續產業與項目 。金管會正研議擴大私募股權基金可投資ESG永續產業,並規劃開放保險業投資符合指引標準的標的 。財政部已將指引函送各級政府作為發行永續債券初步評估標準 。此外,指引將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綠色競爭力 。經濟部規劃示範輔導企業揭露符合情形 。環境部、農業部、交通部等部會也將配合推出碳費、自主減量計畫、自然碳匯、電動大客車補助等誘因措施。
潛在挑戰與因應策略
實施指引2.0雖有諸多益處,但也面臨資料可得性、人才培育及轉型成本等挑戰。為因應這些挑戰,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需加強合作,提供轉型獎勵、技術輔導,開發綠色金融工具,企業應提早規劃。
展望與結語
「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2.0」為臺灣永續發展描繪清晰藍圖。展望未來,我們需持續優化指引,因應新興技術和國際趨勢;加強跨部會協調合作,確保政策一致;提升產業認知與應用能力,透過持續宣導和培訓;並鼓勵國際交流與合作。
這份指引是推動臺灣綠色轉型的「加速器」。透過產官學界的共同努力,指引將更有效地傳達核心要點,提供實務指引,促使更多企業與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永續轉型,展現臺灣實踐綠色經濟的潛力。
本文由金源康國際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