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產業化學品管理
《台灣永續網》特別報導
產業類別:石化產業|公司背景:台灣本土大型石化集團|導入項目:化學品管理數位化解決方案
企業簡介:立足台灣、布局亞洲的石化集團
本案例公司為台灣本土規模領先的石化集團,不僅在台灣具備完整的製造與研發能量,更於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設有多座生產據點,產品線超過百項,涵蓋泛用化學品、合成樹脂、熱硬化塑膠、高性能工程塑膠、電子材料與半導體用化學品等高附加價值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建材與高科技製程領域。
多年來,公司持續深化生產自動化與品質控管能力,但在化學品管理領域,因應法規要求與內部需求的變化,也開始推動數位轉型,以強化風險控管與資訊透明化。
.
轉型前的挑戰:化學品管理難度日益升高
隨著產品種類不斷擴增、跨地營運範圍擴大,公司在化學品管理上面臨諸多實務痛點:
-
化學品SDS保存與查核不易
每一種化學品皆需附有最新的安全資料表(SDS),但因資料來自不同供應商、格式不一、版本更新頻繁,過去大多以人工分類保存,難以即時查詢或統一管理,當現場需要查閱時常需花費大量時間調閱紙本或分散的檔案。 -
列管法規查詢耗時且不一致
化學品常涉及職業安全衛生、毒性化學物質、危險物品管理等多項法規,且各國地區有不同規範。過去各廠區多仰賴現場人員自行查找相關規定,容易出現認知落差或遺漏風險物質,無法有效整合管理。 -
平面配置圖製作不易更新
生產現場化學品儲放區、管線配置等資訊需要以圖示方式呈現供內部管理與稽核使用,但過去的繪圖多為靜態檔案,需人工標記、更新與核對,版本控管困難,無法即時反映現場實況。 -
危害標示難以標準化
各類化學品需依據GHS(全球調和系統)進行危害分類與標示,若無統一平台產出標籤,容易出現格式不一、資訊錯漏或更新不及,影響現場操作安全與稽核應對。
這些挑戰不僅導致化學品資訊管理效率低落,更成為安全稽核與合規作業的潛在風險來源。
.
導入數位解決方案:打造一站式化學品管理平台
為解決上述痛點,公司決定導入威煦軟體的化學品管理SaaS平台,透過顧問訪談、需求盤點與試用測試,公司認為這套平台能有效對接其跨廠、跨區的管理需求,具備以下幾項關鍵優勢:
-
雲端集中化SDS資料庫
所有化學品SDS統一上傳與版本控管,支援關鍵字查詢、快速篩選危害類別,不論在任何地點、任何裝置皆可即時存取,並可設定更新提醒與法規對照。 -
即時串接法規資料庫
平台內建台灣、中國、東南亞等地常見化學品相關法規資料,能自動辨識是否為列管物質,協助管理者快速掌握法規符合狀態,降低人為誤判風險。 -
互動式平面配置工具
系統提供繪圖模組,可用於標示儲存位置、危害區域與應變設備,並可隨現場異動即時調整圖資,圖面與資料自動連結,方便查核與盤點。 -
標籤自動產生模組
根據GHS標準,系統自動帶入化學品資訊產出標籤,支援多語系、多樣式輸出,協助現場迅速完成危害標示作業,提升安全管理一致性。
轉型成果與內部回饋
自導入系統以來,公司在多項化學品管理指標上明顯改善:
-
SDS查詢時間由平均20分鐘縮短至不到1分鐘
-
危害標示正確率提升至99%以上
-
年度法規比對作業時間節省超過50%
-
平面配置圖與現場實況一致率大幅提升,強化應對稽核能力
各廠區管理人員普遍表示,過去需要倚賴經驗或自己摸索的部分,現在透過平台統一管理、清楚指引,大幅降低作業壓力,也提升對內部稽核與對外查核的應變能力。
.
未來展望:打造可複製的管理標準,強化永續競爭力
公司相信,數位化不只是工具導入,而是讓安全與合規變得更容易執行、更容易監督的關鍵力量。真正的轉型,來自於制度流程、資訊整合與行動文化的同步升級。透過這次在化學品管理上的數位落地,公司不僅提升了作業的即時性與標準化,也推動了內部管理邏輯的進化。
透過此次轉型,公司正邁向更高效率、更高透明度、更高風險控管能力的營運模式,從而能夠更快速應變全球營運變化、符合法規要求,也為未來導入更多ESG與永續治理工具打下基礎。這不只是一次技術導入,更是一場管理思維與文化的升級,強化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永續競爭力。
《台灣永續網》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