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網 綜合報導】
由威煦軟體與德鎰實業共同主辦的「製造業如何用系統性思維強化工安與合規管理」線上論壇,於2025年7月1日下午1:30至4:30隆重舉行。論壇聚焦製造業現場安全、化學品管理與AI應用,邀請三位專家分享最新趨勢與實務經驗,吸引大量業界人士參加。活動不僅著眼於法規遵循,亦深入探討企業數位轉型策略,提供多元解方。
此次論壇特別強調,隨著全球製造環境快速變遷,企業需正視工安管理的複雜性與跨部門協作需求,並透過數位工具建立即時、高透明度的監控體系。透過豐富的案例分享與系統示範,論壇為製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啟發與行動指引。
.
.
高處作業安全須系統管理
德鎰實業林育平經理分享,高處作業的防護措施必須落實設備品質管理與選用適配裝備。她指出,全身式安全帶、雙掛鉤安全繩、自動回收式防墜器等防護用品,皆需依現場工況量身選用,且不得僅憑現場經驗判斷,確保防護系統發揮最大效能。
林經理特別提醒,許多現場人員雖配戴防護裝備,但因選用不當或未經標準訓練,導致防護效果大打折扣。她建議,企業應定期檢視現場使用狀況,並邀請外部專家協助評估,避免設備與實際需求產生落差。
防護裝備檢查與預防文化並重
林經理強調,防護裝備必須建立標準化巡檢流程與定期訓練,並提醒任何細節疏忽都可能引發事故。她呼籲企業結合工程控制、行政管理與個人防護,打造多層次防護機制,並透過教育訓練與案例分享,將高處作業防護深植為企業文化。
她進一步指出,企業若僅依賴個人習慣或主管經驗,極易發生安全漏洞。完善的安全文化應從基層員工到管理階層全面參與,並結合獎懲制度與實地演練,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安全行為模式。林經理也建議,企業可將外部先進案例融入內部教育,提升員工實務敏感度。
..
.
法規更新加速 企業需及早因應
威煦軟體馬開南顧問指出,2024至2025年間,化學品相關法規將進入密集修正期,包括危害通識、物質列管清單、標示標準與登錄流程等重大變革。他提醒企業,除了掌握新法規內容,更應建立持續追蹤與法規即時更新的管理機制,以免陷入合規風險。馬顧問建議,企業可考慮導入專業法規更新服務或與專家顧問建立合作,確保管理體系與時俱進。
他補充說明,法規的更新幅度與速度皆遠超過過去經驗,企業若無法即時應變,將面臨高額罰鍰甚至停工風險,尤其跨國企業更需同步因應國內外多層級的合規要求。
工安事件揭露管理缺口
馬顧問進一步分析,近年台灣多起重大工安事故顯示,化學品存量掌握、風險辨識、緊急應變及員工訓練普遍存在不足。他強調,現場缺乏即時化管理與標準流程,將使工安隱患長期被忽視。許多企業雖訂有基本管理規範,但仍缺少可落地的數位化操作流程與完善的跨部門通報機制。
他指出,真正有效的安全管理應包含資訊整合、即時預警與標準化處置流程,這些都需要數位工具的支持。缺乏整體規劃將導致現場資訊孤島,增加錯誤判斷與延誤處置的風險,進而演變為重大事故。
.
.
AI工具助攻智慧管理
威煦軟體傅士哲技術總監展示如何運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協助企業快速查詢化學品 CasNo、法規適用性與風險辨識。他指出,結合 AI 與系統平台,能大幅減輕管理負擔,提升作業效率,並為企業建立更即時、全面的環安衛智慧管理模式。
傅總監補充,透過 AI 工具,現場作業人員可於第一時間獲取最新化學品法規、風險提示與應對建議,大幅縮短決策時間。他同時分享,多家企業已透過 AI 工具成功建立自動化查核機制,有效減少手動查詢錯誤。
他強調,AI 在環安衛管理的應用將日益普及,建議企業及早投入相關人才培訓與資料庫建置,才能在未來競爭中搶得先機。
數位化提升管理效率
傅總監指出,AI 結合數位系統能進一步強化企業工安管理體系。透過智慧化工具,企業不僅能即時掌握化學品資訊,也可系統化追蹤異常狀況,強化現場管理流程。傅總監建議,企業應將 AI 工具融入日常管理,讓智慧環安衛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部分,提升全體工作效率與工安品質。
.
.
現場回響熱烈 驅動企業行動
與會者表示,論壇內容提供最新法規與數位管理工具的實務資訊,幫助企業重新檢視管理流程,並啟發數位轉型的可能性。
多家企業代表計畫導入化學品數位管理系統與 AI 風險辨識工具,以強化工安管理。論壇協助企業掌握管理盲點,並提供具體改善建議。
多位與會者積極詢問後續導入細節,顯示業界對智慧管理的高度興趣。論壇成功搭建製造業數位轉型與工安管理的交流平台,促進合作並推動安全文化。
【台灣永續網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