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oggle馬達異音
在工廠的日常運作中,馬達負責驅動機械設備的旋轉,是產線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然而,它也經常被視為「理所當然地會運轉」的存在,直到出現異常聲響才引起關注。事實上,馬達發出的每一種異音,都可能是潛藏故障的徵兆。若未及早處理,不僅會影響產品良率與生產效率,更可能導致整線停工、零件損毀,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理解馬達異音的類型與成因,是現場維修保養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以下將介紹五種常見的馬達異音狀況,並說明其背後的成因與應對方式,協助第一線人員更快速做出正確判斷與處置。
.
軸承損壞:馬達異音最常見的源頭
軸承是馬達內部承受轉動負荷的關鍵零組件,其功能是支撐轉軸並協助平順旋轉。當軸承因為長時間使用、潤滑不足、安裝不當或外部汙染導致磨損與損壞時,馬達便可能產生明顯的「磨砂聲」、「金屬摩擦聲」或持續的「嘶嘶聲」。這些聲音常隨轉速變化而出現音調起伏,是非常典型的異音警訊。
在高溫、多塵、潮濕的工作環境中,軸承劣化的速度會顯著加快,縮短使用壽命。若未及時維修,進一步的損壞可能會波及轉軸、端蓋甚至整顆馬達的運作結構。為了預防此類問題,建議定期補充與使用轉速相符的高品質潤滑脂,並使用振動分析儀或紅外線測溫設備進行預警式檢查。當異音已明顯出現時,應立即停機檢查並精準更換損壞軸承,避免因拖延導致損失擴大。
.
轉子不平衡或擦殼:結構偏差造成的摩擦異音
轉子在馬達中負責旋轉驅動,是結構中最具動能的部位。若轉子因軸心彎曲、配重不均或長期使用造成動平衡失調,就容易產生偏心現象,引發低頻振動或週期性的「咚咚聲」、「摩擦聲」。這種聲音具有高度規律性,且常伴隨馬達本體的晃動或震動。
此外,馬達內部若堆積金屬碎屑、灰塵或工具殘留,也可能使轉子在運轉過程中與定子或外殼發生接觸,形成「擦殼」現象,進一步加劇異音與磨耗。對於這類情況,應使用動平衡設備進行平衡校正,並定期打開端蓋清理內部空間,排除可能的異物。若發現轉子已有明顯變形或彎曲,則需進行矯正加工或更換,以確保轉動軸線與機構中心一致,維持馬達穩定運轉。
.
電磁噪音:來自電源與磁場的隱性干擾
電磁噪音是較不易察覺、卻也常見的異音來源。其聲音特徵為持續的「嗡嗡嗡」聲,有時會轉變為尖銳的「嘯叫聲」,即使馬達轉速變化,聲音也不會隨之改變。這類噪音通常源自於電源供電異常,如三相電壓不平衡、缺相或頻繁的電壓波動,也可能因為馬達定子鐵芯固定不良、產生共振所導致。
隨著馬達使用年限增加,內部繞組也會因絕緣老化、線圈疲勞而造成噪音升高。針對電磁噪音的診斷,可使用電錶或電源分析儀檢查輸入電壓與相序是否正常,並進一步確認定子與機殼間的固定是否牢靠。若發現繞組已變色、發熱或局部短路,建議重新繞線或更換整顆馬達,以維持其效率與安全性。
.
結構鬆脫或共振:馬達安裝不當的後遺症
當馬達在啟動或運轉過程中出現不規則的「金屬敲擊聲」或「鏘鏘聲」,並且聲音會隨時間越來越大,很可能是由於結構鬆脫或共振現象所引起。這種情況多半與安裝品質有關,例如地腳螺絲未鎖緊、底座結構設計不穩,或聯軸器安裝時未對中,導致偏擺、碰撞。
長期運轉下,這些鬆動部位會因機械振動進一步擴大間隙,使得異音越來越明顯。為了避免此類問題,應定期檢查所有固定點是否穩固,並確保聯軸器同心度與間隙符合規範。若設備常發生共振現象,可加裝避震墊、橡膠墊片或重新配置底座結構。此外,對於容易鬆脫的連接部位,建議使用高強度螺絲與止鬆墊圈,並提升巡檢頻率。
.
風扇損壞或變形:容易被忽略的尾部聲音
馬達尾部的風扇負責協助散熱,是保護馬達運轉壽命的重要配件。但風扇本體多為塑膠或輕金屬材質,若在搬運或維修過程中受到撞擊,可能產生變形、破裂,進而在高速旋轉下撞擊風罩或機殼,發出「拍擊聲」、「裂裂聲」等高頻異音。
此外,若馬達所處環境粉塵密度高,風扇葉片容易積灰不均,導致偏心運轉並產生異常震動。針對此類問題,應定期拆檢風扇結構,確認葉片是否完整無缺角,風罩是否固定穩固。若環境惡劣,建議選用金屬或強化塑料材質的耐用風扇,同時保持尾部散熱區域清潔,維持通風順暢,以避免過熱與異音風險並存。
.結語:異音不是小問題,是馬達的求救信號!
馬達異音表面上看似只是「吵了一點」,但實際上往往反映出機構、電力或潤滑系統的潛在問題。忽視這些聲音,就如同無視設備的求救信號。透過日常細心聆聽、定期檢查與適當保養,不僅可以大幅降低故障機率,也能延長設備壽命、降低維修成本。若您發現馬達有任何異常聲響,應即時停機處理或尋求專業協助,別讓小聲音演變成大災難。
.
📞 我們提供馬達現場診斷、預防保養與專業維修服務,歡迎來電洽詢!
電話:(07)6517644
傳真:(07)6521084
地址: 高雄市大樹區竹寮路305號
延伸閱讀: 馬達維修全攻略:從基本觀念到專家級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