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威煦軟體》台灣市佔率第一的環安衛(ESH)數位解決方案
過去幾年,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從技術創新快速走入商業應用,從 OpenAI 的 ChatGPT、Google 的 Gemini 到企業專屬的 AI 解決方案,「AI 賦能」 已從口號成為實踐。台灣產業也正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數位轉型浪潮。
本文帶你掌握生成式 AI 的核心觀念,盤點台灣熱門產業的實際應用案例,並深入探討企業如何導入、部署與創造價值。
.
一、什麼是生成式AI?為什麼它和傳統AI不一樣?
生成式AI是一種能夠「產生內容」的人工智慧技術,例如生成文字、圖像、影片、程式碼等。相對於傳統AI 側重於預測、分類與規則式處理,生成式 AI更像是一位有創造力的助手,能「協助思考、擴散創意與加速生產力」。
關鍵技術名詞一次懂:
-
大語言模型(LLM):如 GPT-4o、Claude 3、Gemini,能理解與生成自然語言。
-
多模態模型(Multimodal AI):同時處理圖片、語音、影片等資訊。
-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結合資料庫與生成模型,提升企業級應用的準確性與可控性。
-
AI Copilot / AI 助理:嵌入式 AI 助手,例如用於 ERP、CRM、客服、行銷自動化工具中。
二、生成式AI 在台灣的五大產業應用趨勢
1. 製造業:智慧文件處理與設備異常分析
-
將 SOP 文件、設備維護紀錄轉為 AI 可讀格式。
-
使用生成式AI 協助解讀操作手冊、生成維修建議。
-
自動生成品保報告、EHS 紀錄等例行文件。
2. 科技業與軟體業:AI Copilot 進入研發流程
-
程式碼生成與自動補全(如 GitHub Copilot)。
-
技術文檔撰寫、測試案例生成、API 說明自動化。
-
企業內部知識庫建置:私有 LLM + 向量資料庫。
3. 零售與電商:行銷內容自動化與客戶互動升級
-
自動生成產品文案、EDM、社群貼文。
-
利用AI分析用戶行為,自動推薦與分眾溝通腳本。
-
建立AI客服,24 小時回覆常見問題。
4. 醫療與生技產業:AI 協助診斷與文件處理
-
醫療紀錄轉錄與摘要、病歷初步分析。
-
醫學研究摘要撰寫、自動生成研究報告初稿。
-
精準醫療中使用多模態 AI 分析影像與基因資料。
5. 金融與保險業:自動合約分析與合規支援
-
使用 AI 分析財報、契約條文,生成風險摘要。
-
理賠審核流程自動化、客服建議回覆草稿生成。
-
客製化理財建議與行銷腳本設計。
三、企業導入生成式AI 的 4 大關鍵成功因素
1. 資料治理與知識結構建設
導入生成式AI,最需要的不是模型,而是「你的知識能不能被有效取得與理解」。企業需要整理出向量化資料庫、分類清晰的 FAQ、流程文件等內容。
2. 內部教育訓練:讓員工「會問、敢用」
推動AI 實用化的關鍵不是導入工具,而是改變文化。建議企業導入「Prompt 工程(提問技巧)」、「RAG 設計思維」、「AI 實務工作坊」等內訓課程。
3. 與原有系統整合(ERP、CRM、MES 等)
生成式AI 若能與 ERP、CRM、PLM 等系統整合,就能真正為流程賦能。例如:用 AI 搜尋客戶歷史訂單記錄,生成業務回覆建議。
4. 選擇適合的工具與平台
目前市場上熱門平台有:
-
ChatGPT / Claude / Gemini:適合快速原型與知識性處理。
-
Notion AI、Microsoft Copilot、Google Duet AI:整合辦公工具。
-
台灣也有如 Appier、iKala、威煦軟體等本地解決方案提供者,提供垂直產業的整合型應用。
四、台灣企業常見的三大迷思
迷思 | 真相 |
---|---|
生成式AI 太貴,用不起 | 現在很多免費或 API 計價模式,足夠原型或小規模導入 |
用AI 就會錯誤百出 | 正確搭配資料來源(如 RAG 架構)與審核流程,可大幅減少風險 |
只要導入AI 工具就好 | 真正關鍵是企業內部「會問問題」、「會整理知識」的能力 |
五、結語:生成式AI是數位轉型的引爆器,而非終點
2025 年的今天,生成式AI已不再是選配,而是競爭力的標配。台灣企業應該把握這波機會,不只是「導入一個工具」,而是打造一套 AI 工作模式(AI-Native Workflow)。從組織文化、資料整備到技術應用,只有掌握這三位一體的核心,才能真正進入「AI 生產力時代」。
《威煦軟體》台灣市佔率第一的環安衛(ESH)數位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