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日期:2023-02-06
文章來源:ESG今周刊
撰文:王之杰 /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2023年,將是人類邁向淨零碳排的道路上,最具指標性的一年。10月,歐盟推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將正式上路,以後出口至歐洲的商品,都可能被課徵碳稅,此舉將徹底改變全球淨零競爭力的版圖。台灣政府也在2023年1月,正式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開啟碳計價的新時代。
初期階段,雖然只有287 家排碳大戶或250家用電大戶,納入徵收碳稅的範圍內,不過,可見的未來,課徵範圍必定陸續擴大。全球邁入碳費新世紀,難免會帶動成本上升、經營挑戰變大,但同時也是下一個競爭力躍升的開始,誰能掌握這個新商機,就能領跑淨零新賽局。
碳經濟瞬息萬變,透過幾個簡單的問答,相信更容易掌握其中關鍵:
全球碳市場目前的規模如何?碳價最貴的國家有那些?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碳定價趨勢報告2022》(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2)顯示,全球碳市場規模在2021年再度急速上升,至840億美元,較上年增加了310億美元,已經與台灣中央政府總預算2.5兆台幣相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的研究也指出,如果與2018年相比,全球平均碳價在2018年至2021年間增加了一倍多,已經達到4歐元/每公噸的水準。不過,目前碳市場只函蓋40%之溫室氣體(GHG)總排放量,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南美洲國家烏拉圭(Uruguay),2022年開始徵收汽油碳稅,135美元/一公噸,使其平均碳價一飛沖天,站上137美元,超越原本前三名的歐洲國家:瑞典、列支敦士登及瑞士。
歐盟「碳關稅」CBAM到底是什麼?為何台灣出口商,對此都很擔心,害怕會增加成本、喪失競爭力?CBAM真的會影響台灣的經濟?
歐盟是世界上最先引進碳權市場的地區,早在2005年就針對排放二氧化碳的歐盟企業,開始徵收碳費,但進口商品或服務至歐盟的境外廠商,就不必繳納碳費,形成不公平競爭,因此歐盟推出全球第一個「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針對跨境進口至歐盟的商品或服務,徵收碳費,也就是俗稱的「歐洲碳關稅」,歐盟是全球第二大的商品市場,因此歐盟的CBAM機制,影響範圍極大,特別是對於台灣出口到歐盟的出口商,影響更顯著。
更多詳細內容請至 → 碳價深度解析》碳關稅到底是什麼?我的企業會被收碳費嗎?碳盤查如何進行?Q&A一文秒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