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為配合國家2050淨零排放目標,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於111年8月訂定「公共工程節能減碳檢核注意事項」,並要求各工程主管機關依其所轄工程特性,制定全生命週期的工程減碳作業指引。除了領銜的水利署,農村水保署及國土署也相繼推出農村水保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以及下水道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為制度建立邁出重要一步。
然而各部會工程類型繁雜,實務推動上,仍面臨資料不足、落實困難等多項挑戰,政策與現場的落差還需仰賴更明確的工具與輔導機制來彌補
(資料來源:水利署、農村水保署、國土管理署)
To align with Taiwan’s 2050 net-zero target, the Public Construction Commission has required government agencies to establish carbon reduction guidelines across the full life cycle of public works. Agencies such as the Water Resources Agenc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ureau, and National Land Management Agency have already published reference guidelines for their sectors. However, implementation remain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project types, lack of consistent emission factors, limited experience in carbon accounting, and insufficient baseline data for setting measurable KPIs.
政策落地不易:部會推動減碳作業指引的現實挑戰
本文延伸 WSP觀點《政府機關如何進行工程碳管理?淺談PAS 2080運用及實施》,進一步探討WSP如何協助政府機關制定減碳指引,將政策目標具體轉化為可執行的減碳機制。
以下彙整各主管機關推動減碳作業常見難點:
- 工程類型差異大,難以制定一致規範公共工程涵蓋道路、橋梁、建築、港灣、水利、下水道、能源等類型,不僅工項內容差異大,施工週期與材料使用方式也各異,難以用單一格式或架構統一推動。
- 缺乏完整、具代表性的碳排放係數資料同型態之工程其工項類別繁雜,且各有其專屬之項目,導致碳排係數來源複雜且不適合統一處理。再者部分工項或產品目前國內尚缺乏碳排放係數資料,且係數來源不具一致性,即便是同類產品,不同供應商所採用之原料與製程技術也可能造成顯著碳排差異,使得碳排放係數的採用難以標準化。
- 主管機關缺乏碳管理經驗各部會與工程單位過往未具備碳管理經驗,對碳排放計算邏輯、資料填報方式及國際標準皆不熟悉,導致制度建立困難,需仰賴外部協助。
- 缺乏歷史盤查資料,難以設定基線、KPI無法量化追蹤工程減碳績效的管理關鍵,在於能否「設定目標 → 追蹤落差 → 持續優化」,但多數部會尚處於碳盤查資料庫建立初期,缺乏成熟的碳排資料作為對照依據,導致無法有效設定總碳排量基準線與合理減量目標。
WSP supports government agencies in translating policy into actionable mechanisms by addressing practical questions such as “what to measure, how to measure, and who should measure.” Our methodology begins with classifying project types and carbon management needs, building robust emission factor databases, and establishing realistic baselines and rolling targets. We further introduce life cycle carbon management frameworks based on PAS 2080, ensuring that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hases are integrated under a standardized and verifiable process.
工程碳管理好抽象,該如何做起?
在實務推動上,WSP協助制定的減碳作業指引,強調能回應現場「算哪些碳、怎麼算碳、誰來算」等核心問題,以及協助工程主管機關克服推動減碳作業阻礙。
協助主管機關與業主建置減碳作業參考指引,WSP首先釐清任務範疇與執行節點,建構清晰的執行邏輯,將目標拆解為具體可達成任務:
- 工程類型與碳管理需求分類由於各機關工程種類廣泛,應依循工程會「公共工程節能減碳注意事項」,及工程類型和目的進行分類,便於掌握不同碳排結構工程之減碳潛力和減碳手法。
- 碳排係數資料建構不同工程單位可能有其專門之施工材料及工法,透過單價分析表拆解工項之資源項目,了解實際施工內容所需之人員、機具、材料,交由專業團隊建置符合資源描述的碳排係數,並檢核對應工項編碼之適用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資料來源:方冠今(2017),為碳足跡計算編制施工預算工項之改善:
以港灣工程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 碳排放基線與目標規劃為量化減碳績效,須先建立合理的基準線與滾動式目標設定機制。依據過往工程碳排資料與當前係數,協助主管機關制定具代表性的初始基準與KPI架構,確保後續減碳成果有一致的參照基準及明確的碳管理路徑。
- 導入全生命週期碳管理架構參考「PAS 2080:2023建築與基礎建設碳管理標準」,建議將碳管理納入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運營與拆除等階段,建立全生命週期的管理邏輯。此做法可避免減碳責任集中於單一環節,並促進價值鏈各方共同參與,達成跨階段整合及滾動式回饋修正。
- 標準化流程設計與檢核機制建置最終應建立可持續運作的作業流程與文件化機制,涵蓋填報、彙整、檢核與查驗等環節。透過系統化流程設計與模板化文件格式,協助機關提升減碳治理效能,並符合國際查證與認證需求。
Drawing on international best practices, WSP brings extensive expertise from the UK, Denmark, and New Zealand, where PAS 2080 and related standards have been applied for years. For example, our UK team supported the Thames Tideway Tunnel project with PAS 2080 implementation, while our Denmark team collaborated with government partners to integrate material emission data into design-stage carbon calculations. By leveraging these experiences and tailoring them to local contexts, WSP helps Taiwan’s public works agencies move toward a new era of carbon governance and achieve meaningful progress toward the net-zero pathway.
借鏡國際,公共工程碳管理新紀元
具備豐富國際經驗的合作夥伴在推動公共工程減碳的持續行動中扮演關鍵角色。WSP作為全球領先的外商顧問公司,不僅深耕臺灣工程體制,更具備英國、紐西蘭、丹麥等地的減碳作業豐富實績,這些國家在公共工程碳治理制度上皆已領先實施多年,是臺灣未來邁入下個減碳新紀元的賽道標竿。
透過全球資源整合,我們能取得英國團隊協助Thames Tideway Tunnel實施PAS 2080的經驗,或是丹麥團隊與政府合作,協助將當地建材碳排資料轉為設計端工程碳排計算的實踐做法,臺灣WSP可將這些國際領先經驗引進本地,協助業主借鏡國外成熟模式,進行在地化的調整與創新。
(資料來源:WSP)
工程減碳就像是一場長距離接力賽,不僅需要清晰的賽道(制度架構)、穩定的節奏(可操作流程),更重視各階段參與者精準接棒(跨部門協作與資料管理),齊心協力。
透過專業顧問團隊協助制訂清晰的制度架構、可操作的流程、以及有效整合多方協作,這套指引如同田徑賽場上的教練,不僅讓每一棒參與者明確分工、穩健推進,更確保工程減碳目標能有效落地並逐步精進。
延伸閱讀
WSP觀點/工程減碳新策略:公部門如何落實節能減碳,打造永續基礎建設
WSP觀點/邁向2050淨零排放:WSP如何以PAS 2080引領永續基礎建設未來
WSP觀點/未來能源藍圖:臺灣能源轉型路上的挑戰與相應的配套措施
關於WSP
科進栢誠(WSP)是世界領先的專業工程顧問公司,致力於「Future Ready」文化的倡議與實踐,凝聚全球智慧,為交通、環境、建築、電力及能源等領域提供專業的永續解決方案與策略諮詢服務。
作者資訊
盧秋卉
WSP科進栢誠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師,水環事業部
- 水利技師,擁有2年專業經驗
- 專長於工程減碳、排水計畫、水土保持
- 聯絡資訊:May.Lu@ws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