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轉變嘗試把永續議題嵌入日常營運,避免流於空洞口號。對CSO而言,未來的挑戰不在於如何喊得更響亮,而在於如何讓員工、投資人與政策制定者產生共鳴。
其次,CSO的決策地位將從邊緣走向核心。以往CSO多半是環境或社會議題的倡議者,但如今他們需要具備財務與營運思維,與財務長(CFO)等核心角色建立緊密合作。未來,永續不再只是「錦上添花」的企業加分項目,而是直接牽動盈虧的商業決策。
例如,食品產業若投資再生農業,不只是形象工程,更是確保供應鏈穩定的長遠保障;航空業推動永續航空燃料,也不僅是政策壓力,而是維繫市場競爭力的必要投資。這樣的轉型使得CSO必須具備說服董事會的能力,以具體數據證明永續策略的財務價值,從而成為與CFO、COO並列的重要決策者。
最後,治理方式也正在由分散走向整合。跨國企業如聯合利華已將永續部門與公共事務合併,以確保永續策略能與政策遊說、品牌聲譽及對外溝通緊密結合。這顯示未來CSO將不再只是單一部門的領導者,而是跨部門協調的總管。他們需要統籌資源,整合內部不同單位的工作,並同時與外部政策、供應鏈及國際組織協商,確保永續行動不流於「報告導向」。
綜合而言,CSO的角色正從「象徵」轉向「實質」,從「邊緣」走向「核心」。語言上的轉變讓永續更容易被理解,決策地位的提升則使其成為企業戰略的必要一環,而治理模式的整合化,則讓CSO真正有機會將永續深植於企業文化與制度之中。雖然挑戰不少,但這些轉變也賦予CSO前所未有的價值。他們不再只是外部的倡議者,而是直接塑造企業未來方向的關鍵推手。
在淨零與碳中和承諾備受質疑的時代,CSO的任務是證明永續不只是形象工程,而是與企業成長與獲利共存的戰略路徑。當永續真正與財務績效相連結時,它才可能成為企業長期競爭力的一部分。這或許是永續能夠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時代中,真正落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