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演習
【台灣永續網 報導】
隨著「漢光41號演習」於7月啟動,全台各地陸續展開實兵與民防演練。這項由國防部主導的重要軍演,不僅是軍方模擬應對外敵入侵的關鍵操演,更是全民防衛體系的實踐之一。企業與公共場域在演習期間也被納入整體應變架構中,須依規定配合各項防空、疏散與營運調整措施,若未依法配合,最高可處新台幣15萬元罰鍰。
全面停業與避難演練,大型場域列入操演
根據內政部與各縣市政府公布資訊,演習期間如發出防空警報,許多大型營業場所將配合暫停營業並實施疏散作業。例如賣場須暫停營運,員工需引導顧客就近避難;桃園機場則針對下機旅客執行疏散演練。這類「實兵搭配實境」的演練方式,強調全民一體參與,企業不得以營運為由拒絕配合。
交通與營運管制,企業須事先通報與規劃
防空演練期間,部分地區將實施車輛移置與交通封鎖等短暫管制。企業應預先掌握所在地的交通資訊,並視情況調整員工上下班動線、通勤時段與貨物流動安排,避免衝突與誤觸規範。
員工教育與疏散指導不可少
企業在演習前應透過簡報、公告或內部會議向員工說明演習流程,特別是辨識空襲警報聲響、避難原則(如「兩牆原則」)、以及廠區疏散路線與集合地點。此外,建議各部門指派應變協調員,負責當日的現場引導與人員確認。
關鍵設施需納入防護檢討範圍
漢光演習強調「關鍵基礎設施保護」,許多場景模擬敵軍對電力、水源、運輸或高科技設施的攻擊。企業若屬於高風險產業或核心供應鏈成員,應主動自評設備安全性,並依政府指引參與聯合防護與應變演練,提升韌性。
高層參與與民防宣導同等重要
主管機關鼓勵企業高層主管親自參與演習或視察演練過程,以展現防衛重視度。同時,企業也應透過內部公告或社群媒體提醒顧客與民眾注意演習時段與安全配合事項。
違規將受罰 《民防法》嚴格規範
依據《民防法》規定,未依政府通知參與或配合防空演練者,將可處新台幣3萬至15萬元罰鍰。企業一旦違規,不僅影響自身形象,還可能影響所在區域整體演練成效,因此務必審慎配合,避免觸法。
✅ 台灣永續網整理:企業配合漢光演習6大要點一覽
配合項目 | 實務建議 |
---|---|
1. 暫停營業與避難引導 | 視警報通知關閉場域,啟動疏散流程與避難空間規劃 |
2. 配合交通管制 | 配合地方政府封路、移車或通行限制 |
3. 員工教育訓練 | 事前公告避難原則與集結點,演練期間確保人員落實應變行動 |
4. 設施安全自查 | 檢視關鍵設備防護能力,配合演習安排模擬攻擊應變 |
5. 高階參與與宣導 | 組織主管或代表出席聯合演習會議,並對外公告配合資訊 |
6. 遵守法規與罰則提醒 | 確認《民防法》相關規定,避免罰鍰與行政責任 |
漢光演習雖為國防事務主軸,但企業與民眾的全面配合,是建構「全民防衛」核心力量的一環。企業在這段期間不僅是演習參與者,更是風險管理與社會責任的實踐者。透過制度化的應變準備與透明溝通,才能在危機發生時,真正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