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在資源有限、廢棄物日增的時代,「廢棄物」的定義不再絕對。當物品失去原用途,它是結束,還是新旅程的起點?固體再生燃料(Solid Recovered Fuel, SRF)正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它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場思維革命,是推動循環經濟的關鍵齒輪。本文從國際標準化的演進談起,探討台灣如何在廢棄物飽和與能源轉型間,尋找轉廢為能的契機。
從混亂到標準 ─ SRF 的品質革命
SRF的誕生,源自早期「廢棄物衍生燃料」(RDF)的侷限。美國ASTM雖在1980年代制訂RDF依型態分為七類,如蓬鬆狀(f-RDF)或壓密狀(d-RDF)等,示意如圖一,但僅以外觀型態區分,未規範熱值、氯或重金屬含量,導致燃料品質不穩、設備腐蝕與污染風險高。為解決此問題,歐洲率先推動「標準化革命」。歐洲再生燃料組織(ERFO)提出:唯有依據標準生產的RDF,方可稱為SRF,整體製造概念如圖二。歐盟隨後制定EN 15359,並整合為ISO 21640國際標準,以三項指標建立分級制度:
- 熱值(NCV):反映能源經濟性
- 氯含量(Cl):關係鍋爐耐蝕性
- 汞含量(Hg):掌握環境風險
透過5級分級制度,SRF買賣雙方能以共同語言交易,使用端(如水泥廠、電廠)可依需求採購特定等級燃料。此舉成功讓SRF脫離「垃圾」標籤,成為具商品價值的燃料產品。

(資料來源:能源教育資源總中心)

(資料來源:臺灣生質能技術發展協會)
台灣的探索 ─ 在急迫與挑戰間前行
- 廢棄物處理的臨界點台灣自1990年代起以焚化為主的處理策略,如今面臨老化與容量雙重危機。24座焚化爐多已服役超過20年,且因垃圾熱值提升(平均達2,867 kcal/kg),實際處理量反而下降。再加上高熱值事業廢棄物混入,導致家戶垃圾處理空間被排擠,整體系統瀕臨飽和。
- 本土標準的建立在此背景下,政府推動高熱值廢棄物分選製成SRF,供水泥窯、鍋爐使用,落實「資源循環零廢棄」政策。台灣依據ISO 21640精神,制定「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要求:
- 熱值 ≥ 2,392 kcal/kg
- 氯含量 ≤ 1.5%
- 汞含量 ≤ 0.10 mg/MJ
並增列鉛(Pb)≤ 150 mg/kg與鎘(Cd)≤ 5 mg/kg標準,以加強重金屬控管,詳細如表一。
品質項目 單 位 檢測方法 標 準 值 115.1.16 前適用 115.1.16 起適用 淨熱值
(NCV)MJ/kg
(到達基)平均值 NIEA
M216.00C
ISO 21654≥ 10 ≥ 10 kcal/kg
(到達基)≥ 2,392 ≥ 2,392 氯含量
(Cl)%
(乾基)平均值 NIEA
M217.00C
EN 15408≤ 3 ≤ 1.5 汞含量
(Hg)mg/MJ
(到達基)平均值 NIEA
M360.01C
EN 15411≤ 0.15 ≤ 0.10 mg/Mcal
(到達基)≤ 0.6279 ≤ 0.4186 鉛含量
(Pb)mg/kg
(乾基)平均值 NIEA
M360.01C
EN 15411≤ 150 ≤ 150 鎘含量
(Cd)mg/kg
(乾基)平均值 NIEA
M360.01C
EN 15411≤ 5 ≤ 5 - 淨熱值 (net calorific value, NCV):即為濕基低位發熱量 (lower heating value, LHV)。
- 乾基 (dry based):乾燥狀態。
- 到達基 (as received):係試樣分析所得結果換算成以收到樣品當時狀態為基準之表示法,即為收到狀態濕基。
- 汞含量 (到達基) = 汞含量 (乾基) × (100-水分) / 100
- 汞含量 (到達基 − 單位熱值) = 汞含量 (到達基) ÷ 淨熱值 (到達基)
- 1 MJ/kg = 239.2 kcal/kg;1 Mcal = 1,000 kcal;1 mg/MJ = 4.186 mg/Mcal
- SRF 依人工分檢方式檢視其所含不可避免自然夾雜之不可燃廢棄物之濕基重量比不得超過百分之一。
表一 SRF品質標準
(資料來源: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第8次審查指引) - 管理與信任的落差然而,理想與現實間仍存落差。環境部2024年進行SRF體檢66家業者,其中包含48家製造端與18家使用端,報告揭示:
- 近四成業者未確實申報銷售流向
- 四分之一使用端排放戴奧辛超標
環境部將要求不合規業者退出並加嚴管理,推動網路申報、第三方驗證及空污排放新標準。此舉揭示台灣SRF產業仍在成長階段,但正朝向制度化與信任重建邁進。
台灣推行的困難與挑戰
儘管SRF被視為台灣邁向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但其推動仍面臨多重挑戰:
- 政策面挑戰台灣雖已發布《再生燃料管理辦法》,但相關規範與認證制度仍偏保守,對於使用端的誘因不足。水泥、造紙及燃煤業者因投資回收期長,對替代燃料使用仍持觀望態度。此外,地方政府間標準不一,導致審查與輔導作業效率不高。
- 社會觀感與溝通問題民眾普遍將SRF視為「焚化爐的延伸」,擔心燃燒再生燃料將增加污染排放。部分地區更出現「鄰避效應(NIMBY)」現象,使得廠區設立及擴建遭遇社會阻力。
- 空氣污染與技術門檻若SRF燃料含氯、含硫或水分過高,燃燒後可能產生戴奧辛、酸性氣體或懸浮微粒。台灣現行燃燒設備多屬老舊型鍋爐,若未同步升級煙氣處理系統,將難以符合嚴格的排放標準。
實踐的驗證 ─ 台灣的實績與現況
- 水泥窯協同處理台泥花蓮和平廠的DAKA園區,是國內SRF應用的先驅。園區將在地廢棄物製成SRF後,投入1,300℃以上水泥窯燃燒,不僅能有效分解污染物,灰渣更成為熟料的一部分,實現「零廢棄」循環。
- 專燒發電的實踐揚堡實業位於桃園觀音,採歐洲分選與破碎技術,將廢塑膠、造紙渣、廢紡織品等製成高品質SRF,並建置流體化床鍋爐的專燒發電廠,是台灣少數從製造到應用的垂直整合業者。此類廠亦為環境部重點稽查對象,確保排放合規。
- 能源效益與市場供需SRF的能源利用效率顯著優於焚化傳統燃料,如煤炭、都市廢棄物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詳細如表2。另研究指出,1噸垃圾直接焚化可產408 kWh電力;若製成SRF再發電,則可達836 kWh,效益翻倍。然而,市場供需失衡。110年統計顯示,水泥、造紙與能源業的SRF需求逾40萬噸/年,但實際供應僅約32.5萬噸,呈現明顯缺口。
| 特性 | SRF | 煤炭 | 都市廢棄物 (MSW) |
|---|---|---|---|
| 平均熱值 (kcal/kg) | 4,000 – 6,000 | 6,000 – 8,000 | 1,500 – 2,500 |
| 含水率 | < 15% | < 10% | 40 – 60% |
| 氯含量 | < 1.5% (可控) | 極低 | 高且不穩定 |
| 成分均勻度 | 高 | 高 | 極低 |
表二 SRF 與主要燃料比較簡表
(資料來源:環境部與國內外研究彙整)
結論:信任是點廢成金的真正催化劑
SRF讓廢棄物重新被定義為「錯置的資源」。它不是萬靈丹,但為不可回收物提供了更高價值的歸宿。真正的挑戰,不在於技術,而在於「信任」:
- 對政府稽查與法規落實的信任
- 對業者品質控管的信任
- 對使用端污染防治的信任
環境部的體檢報告揭示問題,也為制度改善提供契機。唯有以科學數據與嚴格執法重建信任,SRF才能在台灣真正「點廢成金」,成為永續能源的穩定支柱。
參考資料
- 張瓊芬、張家驥 (n.d.). 固體再生燃料現況與展望. 東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 / 臺灣生質能技術發展協會
-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 (CEN). (2011). EN 15359:2011 Solid recovered fuels – Specifications and classes.
-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2021). ISO 21640:2021 Solid recovered fuels – Specifications and classes.
- 台灣環境部資源循環署. (2024). SRF營運體檢成果報告
- (台灣案例) 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TCC). (n.d.). 企業永續發展網站
- (台灣案例) 揚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公開資訊
延伸閱讀
關於WSP
科進栢誠(WSP)是世界領先的專業工程顧問公司,致力於「Future Ready」文化的倡議與實踐,凝聚全球智慧,為交通、環境、建築、電力及能源等領域提供專業的永續解決方案與策略諮詢服務。
作者資訊
林岳廷
WSP科進栢誠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師,水環事業部
- 擁有超過14年的環境保護專業經驗
- 甲級水、廢專責人員
- 環境教育人員資格
- 專長於空污、廢水、廢棄物、毒化物及職安管理等
- 聯絡資訊:[email protected]

